让课堂提问点燃学生英语思维的火花
让课堂提问点燃学生英语思维的火花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一、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情境式提问是"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 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的一种提问方式。它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情境式提问正如布卢姆所说,学生在接受提问、思考答问的过程中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情境式提问正是使学生登上两个"梯子",使学生的答问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过程。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教学尤其需要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模式。语言是一种社会性 交流的工具,而语言的教学是对这种交流工具的归纳,一旦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那么它也就失去了与真实情境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在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结构的同时,也必须使语言回归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流环境中去建构新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真实化、实用化、自我化,把学校里书本上的知识统一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成为完全自我熟练应用的一种语言工具。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因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然后选择适当的媒体,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步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听、说、读、写、演、唱、游和竞赛等众多英语教学活动,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争取使英语成为学生们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不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外国语。      当三年级刚开始教动物单词时,在教完新单词后,教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去想象以说出动物的名称,当然教师给学生的反应时间也加以限时,在学生比赛结束并充满成就感时,教师可追问一句:Are you happy?并做动作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一下子又领会了happy一词的含义。同样,教师在教学生4A表示情绪的单词时,有许多教师会在教完单词后出示一个单词来让学生做出表情,而学生在做这些表情时可能只是先理解词义再去用的。而教师如果事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如让学生进行一番激烈的活动后接着问:Are you tired? 一下子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了tired一词的含义,这样无形之中就会为孩子日后不自觉地应用语言打下了基础。      当然,无论是以各种形式创设的环境,都是为了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心世界,继而勾勒出学生丰富的内心学习世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集中在课堂上的如:以实物创设情境、以图片创设情境、以动作创设情境,以电教创设情境,还有以音乐歌曲创设情境等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校的电教配备,教具等方面的因素,在教学中选取适合自己又适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并进行设计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际、交流,并形成能力。      二、设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式提问是一种具有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提问。这种提问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提问具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可采用此种方法。教师可提问what can you do with a piece of paper?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出越多答案越好。答案最多者赢得比赛。I can make a paper boat. I can write a letter. I can do my homework on it. I can draw a picture. It’s a nice piece of paper, so I can give it to my friend for her birthday. I can make an envelope.语言虽然幼稚,但可看出其丰富的想象力。      又如牛津小学英语4BUnit8, 在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教室的时候,可以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classroom?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教室的认识,学生会说:It’s  big.  It’s  too  old .  It’s  not  bright.  It’s  clean.  虽然语言简单,但学生在短时间内能收集学习或感知过的单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训练。      三、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探究式是刨根问底,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即认识事物内在联系的一种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挖究过程,即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透过教学内容,将目光从教材转向自然和社会,把课本知识放在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通过对文章的深层理解,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洞察力、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      在应用“探究式”学习策略时,教师应对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和筛选,选择适合探究的问题来探究,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那到底什么样的问题适合探究呢?      首先,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一般老师都认为文科不适合探究,可是北京文汇中学的孙琳琳老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通过让学生对月球相关知识的讨论,大胆地提出“把家搬到月球上”的设想,学生通过探究论证这个假设能否实现,并结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以及科幻大师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这部小说,开启学生的科学想象之门,让学生分组设计月球房屋,从而对月球展开进一步的探究。这一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气氛非常热烈,所以学生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月球房屋,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次,探究的问题要有难度,太简单的问题不适合探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解题的方法,得出结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最后,从英语学科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英语探究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探究一些语言规律或学习方法,对英语内容的探究由于受语言表达的限制,一般不能象其他学科那样有难度。      如牛津小学英语4B中的Unit 9  Breakfast ,学完课文后,可提问:What’s  the  best  for  breakfast? 让学生探究怎样搭配早餐更合理,更有营养。在当代人才的多种素质中,有决定意义的是能及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高度应变的创新能力,而应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活动。对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独特的见解,新颖的解法,公式独到的证明或应用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科学家发现规律一样带有强烈的探索动机,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见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