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翔《水》第二课时

评文翔《水》第二课时

                                      乐丽君

今天,我听了文翔老师执教的《水》第二课时。文老师用心钻研教材,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教学扎实有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其中几个亮点很值得大家学习。

一、读为主线——悟之本

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用心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教学中,文老师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远程挑水、雨中洗澡、勺水冲凉三个场景,教学中文老师便从三个场景入手,借用拍电影的手法,依次教学,重点展开“勺水冲凉”这一场景的感悟教学。当学生透过朗读体验到勺水冲凉的乐时,适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受到水之珍贵以及作者一家对水珍惜。言语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

二、走向实践——悟之宗

文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教法与写法上,引领学生学习分步、慢镜头、夸张感受等把文章写具体生动的方法。文老师带领学生重点分析了第三个场景——勺水冲凉,这个场景用时最短,却篇幅最长,说明这段最能表现出作者的所思所感。文老师在对比我们实际生活中洗澡的细节,让学生感悟勺水冲凉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许多的体验和收获。在写法上,孩子们总结出了,听、摸、尝、闻、看等等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文老师开展了体验式活动,通过分步、慢镜头、夸张感受这三部分内容进行“吃跳跳糖”的细腻描写。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如何更细腻传神地表达。虽然因时间关系,学生未能当堂进行写作展示,有些遗憾,但是孩子们已然学有所获。

在课堂上,文老师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让学生们“悟”得其神,“练”得其法,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得到尽情展现,课堂真正成了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值得我思考和学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