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

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育研究重心下移,基层学校不仅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也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基地,教师不仅要成为教育教学的能手,也要成为教育科研的行家。然而,我们以前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和研究人员大多数是学校领导,而普通教师却很少参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不少地方开始推行小课题研究,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体验做教师的幸福。课题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而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与学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是小课题和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把在短时期内就教育教学中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多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探究,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它具有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法简易化、研究周期短期化的特点。

二、为什么要进行小课题研究。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小课题研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学校是以人为本的学校,既是学生的学校,也是教师的学校,小课题的研究,对于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而言都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教育技巧的把握,并切实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的转变。第二,是教师专业的必然选择。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并且教师的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每个教师都有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能力,开展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学习的重要的方式之一。第三,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要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同步,关键是教师的学习与内化,小课题研究是让研究成为改革的突破口的重要途径。第四,是改变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有教育专家认为,如果你要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乐趣,那么你就要把他引导到教育科研上来吧。小课题研究能够最大程度上创造自我实现的可能,最大程度上提供教师自我创造的舞台,并且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沦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简单行动。总而言之,教师小课题研究本身具有促进教师主动发展,自主发展,有选择的发展。教师小课题研究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和教学水平。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特长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在研究中选择个性化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学习

三、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有的区别。

我们研究小课题,就是为了克服大课题研究中中小学教师无法参与或很少参与到研究中来的这一弊病。如果我们的小课题研究仍然与大课题研究一样去立题,去进行管理,我们就没必要提出小课题研究这一概念。因此,小课题研究是在与大课题研究中区别产生的。一般来说,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的主要区别有下面几个方面。

1、目标与选题。大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学校乃至一个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这种问题比较宏观,影响面大,更多的是偏重于教育管理,如学生评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长、社会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考试制度的改革,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的工作压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等等。小课题研究是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使广大教师成为研究者。因此,小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是紧密结合的,是解决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如某一题目该怎么讲,某一节课该怎么上,怎样进行差生的转化工作,班级学生的学习、纪律管理问题。

2、研究方法。大课题的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法、文献法、教育实验法,一般是一个团队进行研究,有专家进行指导,有学校或专门的研究机的大力支持,甚至进行学校制度的变革;而小课题研究则是教师的个人或几个人的行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读书、行动、反思,它不强调一种方法的完整运用,而强调为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困惑对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

3、研究步骤。大课题研究方法一般要经过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进行分工研究、实施大型活动或推行重大制度、中期检查、课题结题等,课题管理比较严格;而小课题研究则不必有这么严格的步骤,只要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然后读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验证方法有效性,它不必立项,不需要进行中期检查,也不一定要有结题报告,它更加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

4、研究成果。大课题研究最后要有结题报告,要有答辩。而小课题研究最后可能是自己教育教学方式的经验总结或改进改进。

当然,大课题研究与小课题研究的区别是相对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如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培养教师进行大课题研究的思维方式就,为进行大课题研究做准备;许多大课题研究都可以细分为许多小课题,通过小课题研究把大课题的研究具体化。 

四、小课题研究的选题原则。

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价值性原则。也就是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进行研究。一般说来,我们做研究总要有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的研究,就好象没有靶子的射击,只能是盲目的放枪,空费时间和子弹。人类为什么会有研究活动?科研工作者为什么要搞研究呢?无非有这几种目的:第一,是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为社会生活当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目的是为了创造财富,获得利益。这种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比如网络对青少年学习方式的影响入世以后如何应对中学生人才外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与普教均衡发展的问题等,就是针对社会上某个人们关心的现象而提出的。第二,是探讨价值。理论探讨,基础理论,精神性产品,不会对社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是向人们提供一种看问题的方法,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这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于认识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有一定的参考和启发,也就有价值了,比如《红楼梦》的主题是宝黛爱情悲剧,有人说它是反封建的,有人说它是清朝衰亡的百科全书,还有人说它是种群生命力的衰退,这些看法无论那一种都不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但是却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对我们来说就有了价值。第三,是游戏价值。人的思考除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目标外,还常常来锻炼脑力本身,于是就发明了许多联系脑力的游戏,比如下棋被称作思维体操,再比如陈景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还有人去论证雪花会不会有重复的可能,也有人去发掘勾股定理的新的证明方法等等,这样的研究只有游戏价值。

2、能力性原则。由于选题的价值有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衡量标准,因此,价值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对人类社会有厉害关系的课题固然有价值,但是,对人类有价值的课题不一定对你有价值。因为这个价值的实现要取决于你的研究能力,再有价值的课题,如果你的能力不能胜任,不仅其实用价值会落空,连学习价值也难以保证,还有可能养成华而不实,甚至急功近利的坏习惯,这对于将来的学习和研究都是非常有害的。因此,研究课题应该从生活现象入手,从生活中碰到的现象入手,从学科学习的思考入手,不要贪大求远,不要急于为解决有关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要使选题与自己的能力想适应,也就是我们的选题要做到:三个字。就是指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科教学、学习背景,不好高骛远,贪大求洋,如初中文言文复习方法的研究左撇子书写障碍的研究等,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就是切口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的学习研究,如初中教材中的学科常识分析初中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的研究等,就符合的原则;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少一些大而空的全局性的描述,多一些实在的关注,如初中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的研究加强七年级学生自习课课堂自主管理研究等,这些课题就很实在。

3、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不单纯是一个爱好倾向的问题,一个人之所以对某样东西感兴趣,往往跟他的长期关注、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以及周围可以借鉴的学习资源有关,这往往是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激发研究兴趣和信心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要选择那些符合自己教学特征的,自己有一定兴趣的内容去研究。

 

五、小课题的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但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的科学方法之外,都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每一项题目一定要有相对应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对小学生的合作意识现状进行研究,必然离不开调查法;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一般用总结法;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优于原有的教学方法,则应该采用实验法。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仅用一种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不大容易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只能获得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他有用的信息,难以做出全面的准确的结论。因此我们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例如,我们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当然主要采用实验法,但也要使用测量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如进行测验),也可以用调查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如了解学生的反映)。再如进行某项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以得到大量的数据,但也要辅之以访谈调查,以使结论更加可靠,材料更加丰富。 

六、小课题研究的步骤

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1、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实际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题目的解释,差生的转化,某节课的内容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学习,关于作业的布置,学生自习课的自我管理等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失败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2、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在于你提出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靠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行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让教师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的最关键的一步。借鉴别人经验的方法很多,读相关专业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向老教师学习,然后通过分析与综合,确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这就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你寻找到的方法可能效果并不好,需要再返回到第二步。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既不要幻想马到成功,也不要因为再一次失败而沮丧万分。

4、要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总结出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教育叙事,写自己这一过程的心理历程,谈谈体会,还可以写成教育案例,形成经典经验。例如,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教育》一书中就有很多教育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教育研究家斯腾豪斯指出,私下的研究得不到公众的批评和滋养,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将研究视为一种共同体的活动,而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是没有用处的。

5、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进。

七、小课题研究的程序(流程)。

教师小课题研究有五个基本程序:一是,主题选择(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的选择,方案的制定;二是,质料综述(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的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的材料;第三,案例博证。也就是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的研究结论;第四,理论提升。也就是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第五,论文或报告答辩。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分为教师个体研究和教师群体协作研究两种方式,其中,教师群体研究的模式是我们大力提倡的。教师们在教学中发现了问题,集中教师群体的力量,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反思、调整,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的办法,切实提高课了堂教学的效率。这个并不艰难的过程,可以增添老师们的教学兴趣和研究热情。

 

八、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

因为中小学教师自始自终是生活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的现实场景之中的,所以小课题研究成果也应有自身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也可以是教育反思。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的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都应该做研究型的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研究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己的教育行为,记载真实的教育场景,有意识的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的了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

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况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第一,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第二,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三,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第四,案例写作为教师与教师之间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是教师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教育反思的类型是很多的,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有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等。

 九、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的关系。

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究竟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长期以来困扰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因为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研究活动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有些教师包括学校管理者常常认为:搞课题研究没有时间,也不是老师的主要职责,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把课上好就行了,这样把学校常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截然分开,当着两件不相干的事。这是不对的,学校教研活动不仅只是听几课、评几课就行了,还可以搞一些小课题研究,这就表明了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是相互相存的一种教研形式。两者在形式和名称上虽然不同,但在内容上却是相融的。常规教研不仅要进行,而且,常规教研想摆脱我们习惯了的形式主义和缺陷,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就必须和小课题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研究活动的效果,才能使教研活动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在听课、在评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把问题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对象,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在听课中去领会、感受、实验对策效果,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开始另一个小课题研究。所以,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两者的有机结合,可能带来不同的,就是真正的提高了常规教研活动的效率,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小课题研究的对象必定是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研究上的付出,必定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回报。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教师也会品尝到研究带来的甜头。二是:务实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让每个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寻找对策,需要全体教师动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个促进。三是:当一个小课题研究成果真正有效时,对它的及时推广、持续应用,会内化成教师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对教师的成长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我们要把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与小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十、课题研究应注重几个意识。

1、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一般课题(论文)的选题从哪里来呢,应该来自于疑问,也就是问题。比如你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矛盾冲突,或者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的来自于他人的问题,包括困扰人们生活的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现有理论的破绽与漏洞等,当然也可以通过对某个现象的梳理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到有规律的东西。一句话,问题就是未知世界。而课题研究,就是以问题为核心,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收集材料,观察试验,研究推理等,寻求解释的方法,探求解决的途径,最后达到未知彼岸的过程。比如,我们发现,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上自习课时,有的班学生不管老师在场和不在都能认真学习,秩序良好,而有的班老师在的时候还好,老师不在的时候许多学生不能控制自己,不能认真学习,纪律差。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地研究一番,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班级管理的问题,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呢,只有通过认真的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找准了原因,然后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才是研究。研究不能满足于是什么,而应该追求为什么,怎么样。

2、应特别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是研究的生命的源泉。一项研究有没有价值,虽然已经从课题上反映了出来,但是,课题本身只提供了现实价值的的可能性,还不是真正的价值,课题的真正价值只能通过研究过程,研究结论最终得以实现。而价值实现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有没有创新性。研究的创新意识,一般体现在四个方面:提出新问题,研究新对象,采用新方法,得出新结论,而不是去重复别人的研究,概括别人已经得出的结论。

尽量不要去选择已经有定论的课题,而应该选择那些边缘性的,交叉性的,不为一般人所熟悉的关注的话题。冷门或边缘的话题容易作出创建。当然,不是一定要选择冷门,如果你对某个话题的确有疑问,能从最流行的观点中发现可以探讨的地方,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独特的见解,那当然更好。应该鼓励年轻人树立反思流行,挑战权威的勇气。比如大家都说研究性学习好,你能不能寻找论据与给与置疑?大家都说上网打游戏影响学习,你能不能搞一个调查,看看到底影响不影响,影响到什么程度?是正影响还是反影响等等,也许你的结论不够稳妥,论证不够充分,但是你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就这一点就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研究从根本上说,是探索新事物,而犯错误是探索的一部分,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分析判断,人云亦云。在研究中,一万个人重复前人的观点,仍然只有一个观点,而一万个错误观点中,则可能孕育着突破,潜藏着真理。

3、应特别注重实证研究意识。实证研究是从西方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发展出来的,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重现数据分析,重实验重调查,其研究过程是把研究对象分析成若干个相干的要素,并运用统计学等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微观的分析,由量的研究归纳出对整个事物质的判断。实证研究的优点是把事物研究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往往把握准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