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以人为本,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在数学大组的指导下,结合一年级数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地开展本学期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10以内的加减法,图形与位置,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进位加法,实践活动,总复习。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安排了数一数、比一比和分一分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的个数需要用数来描述,数和物体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之前,安排了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的分与合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分合思想。在20以内的认数和计算时,先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应的计算。再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进位加法,体现了数与计算的发展与联系。在认识10以内的数时,先集中认识1-5,再单独认识0,然后又集中认识6-9,最后单独安排认识10。这样有合有分、有扶有放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体会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从现实问题入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的含义,并应用分合思想探索计算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学习计算的价值;另一方面,从“一图一式”逐步过渡到“一图两式”“一图四式”,让学生逐步认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材按9加几,8、7加几和6、5、4、3、2加几的顺序,有详有略的教学,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侧重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有利于学生把掌握的计算方法主动类推到新的计算情境之中,并逐步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体会。

三、本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认、写20以内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 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道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五、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教时

1

数一数

1

2

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

3

3

认识10以内的数

3

4

认识10以内的数

3

5

认识10以内的数、

4

6

国庆放假

7

认识图形、有趣的拼搭、分与合

3

8

分与合

3

9

分与合

3

10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11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

12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

13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14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15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丰收的果园

3

16

认识11-20各数

4

17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

1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

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

4

20

期末复习

2

21

22

2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