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心理秘密
 

绘画中的心理秘密

上周五,我参加了教服中心兼职心理教师专业培训活动:绘画中的心理秘密。华师大博导徐光兴教授的心理技术培训,内容充实,方式风趣幽默。有幸得到国际性认可的教授的授业传道,收获不小!近2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和徐教授的交流,让我们又对心理学充满了信心!下面就本次培训内容和我平时对绘画心理学的了解与大家做一点分享。

绘画心理学是依据绘画者所绘图像,从线条、大小等诸多角度去分析绘画者的心理。绘画心理学经常通过让受测者画一个家庭、画树、屋树人、自由绘画等方式,来考察绘画者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其基本理论有三个:第一,图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有效工具,它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第二,图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队图画的防御心理比较低;第三,图画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表现能力更强,而且,在画图的过程中,人们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或相反)。

绘画心理学至少从三个层次来分析一幅图画:一是从整体上去分析,包括画面大小、笔画力度、构图/颜色等;二是从画的过程去分析,包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是否有涂擦,花了多长时间等;三是从画的内容上去分析。

画面大小:绘画心理学认为,图画面积的大小和作画者的自我评价有关,如果画面非常大,有可能表示以下几种含义:有可能是一种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因内心的无力感而表现出的外在的防御机制;表现出情绪化、躁动的倾向。如果画面非常小,则表现出对自我评价较低,或者是表现出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或者是可能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或者是表现出绘画者可能有退缩的倾向。画面在纸的上方且比较小时,表现出绘画者心理能量较低。

画面位置:如果画面处于纸的中间,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它代表了一种安全感。从物理学上来说,重心越低,物体就越能够保持稳定,这也能反映在绘画心理学,整幅笔迹如果在纸面的下部,这说明绘画者在寻找一种稳定感,当然,这表明了其内心的不安全感,以及一种逃避现状的心理。

用笔力度:有力的笔触表示绘画者思维敏捷,自信,果断。如果特别用力,可能代表自信,有能量,有信心,也有可能代表神经绷紧,代表攻击性或脾气暴躁,或者是代表器质性病变,如脑炎、癫痫等。轻微力度可能代表犹豫不决,畏缩,害怕,没有安全感,或者是不能适应环境,以及低能量水平。而断续的、弯曲的笔触表示了绘画者的犹豫不决,依赖和情绪化倾向,或者是柔弱和顺从。

线条特征:线条是图画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的信息。长的线条表示绘画者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短而断续的线条表示冲动性,而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自我保护倾向或者是女性化,强调竖向线条代表自信和果断,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线条过于僵硬代表固执或攻击性倾向,不断改变笔触的方向代表缺乏安全感。

此外,无论是什么方向的线条,只要线条过长,或者是很僵硬,则反映出书写者的固执与不够灵活,甚至是攻击性倾向。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当学生与你的沟通与交流产生障碍时,不妨让学生画幅画,从画中你会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