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情,用爱换爱

                                 

以情动情,用爱换爱

——浅谈师爱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文翔

一、有教无类,平等示爱

孔子曰:有教无类。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毫无疑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差异,但作为师者,绝对不能有差别对待。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表现好、形象好、学习好的学生,更该把爱分享给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他们才真正地缺少爱。不可否认,优等生是每个老师都会喜欢的,将爱给他们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师爱在如果倾注在所谓的差生身上,效果会更显著。而所取得的成就感,是超乎于前者的。我们常看到,对待差生、学困生,老师们惯常的态度是批评,甚至动粗体罚,无效后就是冷落,放任自流。这恰恰与德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我认为,对问题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才能真正彰显德育工作的成功。

来鸣小的这一个学期下来,我在教学方面学到很多。做了班主任后,和孩子们一起的时间、和他们接触的面也更广了。其中,当然不乏和学困生的单独相处。其实,相处久了,你会发现,每个学困生、差生之所以成为了拖后腿的学生,都有他们的原因。我们班的何磊,几乎每天作业都很难完成,之前,我也是以严师的姿态,棍棒政策一味打压,逼着他写。但成效寥寥。一次体育课,我把他留下来补作业,顺便和他聊了起来,原来,他爸爸妈妈感情不好,每天吵架,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感受。因此,从那次起,我开始把对他的态度放平和,哪怕他作业没做完,我也采用“微笑战术”,叮嘱其做完,不再有责罚。最后,我惊喜地发现,在最近的古诗过关测试中,他取得了97分的佳绩。所以对待何磊这样的孩子,采用的方式不应该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该用平等的心感化他们,对他们身上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对问题学生和优秀学生,要有教无类,平等示爱,这样才可以让问题学生不再变成你的麻烦,这样,教师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施爱有方,宽严相济

宽容与严格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当准确把握宽容与严格的辩证关系,,常怀宽容之心,慎用严格这柄双刃剑。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总爱出错、爱捣乱的孩子,动辄责骂惩罚是无济于事的,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孩子的问题更加恶化。鉴于此,师者应该捧着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孩子们的错误,相信他们犯错并非本意,只是不能认识到那是错误。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也该用宽容展示自己的师爱,真正的师爱,是潜移默化的、是春风化雨的,这比严厉的“剑”更有效,同时也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我们班上男生人数达到31人,而且大部分不让人省心,其中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差的也不在少数。其中,王浩和梁涛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位同学几乎每天都会给我弄出点事情来,因此每次批评似乎都没有起到我预期美好的作用,反而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我为此头疼不已,也一度想放弃。但在反复观察后,我发现这两个孩子做起学习以外的事情来,特别卖力,做的也很好。我认为,他们需要的是别人对他们的尊重,他们捣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为了赢得别人的关注。因此我在随后的一次接触中,不再严厉地责骂他们的错误,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尽量轻声细语,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两个学生中,梁涛比较懒惰,忘性很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很不认真。我屡屡指正,甚至留他到下5点,效果也并不明显,甚至情况比以前还糟糕。如此反复后,我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他自己去找错误和不足,然后再和他共同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法。这种宽容的教育方式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也发现,不生气时的我也挺平易近人的。该生学习勤快了,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了,甚至字也写得端正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无完人,学生更不是完人,犯错误甚至已经成为他们的天性,学生成长的过程实际就是一边出错一边纠错的过程。只有对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宽严相济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认识差异,因材施教,真心示爱,平等相待,以情动情,以爱换爱,此乃德育之真方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