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各级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围绕学校主要工作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备课、研课、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正常教育教学的影响,确保完成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创新教师发展工作举措,探索具有鸣小特色的课堂模式,为学校提升办学品位,实现内涵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二、主要目标任务
1.以课题研究为龙头,推动教育科研发展。培养研究教师、规范研究行为、丰富研究形式、鼓励通过线上开展研讨活动。通过网络形式开展远程咨询,利用QQ群、微信群等平台,开展高质量的课题研讨活动,切实有效地优化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形成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风格、新格局。
2.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丰富课题研究内涵。本着继承和发扬的原则,本学期,教科室将联合教务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3.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教研整合。举行专题研讨、教师沙龙等系列活动,以科研促教研,借助科研提升学科活动档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
4.以推广成果为突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时传达相关信息,鼓励教师自觉将教育教学经验适时转化成显性成果,扶植教师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由实践型向研究型角色的转变。
5.以内涵发展为突破口,继续实施"同心远航长计划",推进教师读书工程,加强校本培训,着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聚焦分层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实施“同心远航计划”,落实“分层推进、分类要求、梯队发展、整体提升”的措施,培养一支会上课、肯钻研、善研究的“匠心教师”队伍。
1.青年教师培养
大力推进“青蓝工程”,推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结对教师帮扶、年度考核等措施,针对青年教师不同的情况予以指导。继续在全校师生中开展“阅读改变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写征文,谈体会,作讲演,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师生的素质,重点以“青年教师读书班”为抓手,开展“读书交流会”“教学展示”“我的教学反思”等活动,建设文明和谐的书香校园、书香备课组、书香班级、书香个人,促进全体教师的迅速成长。
2.骨干教师提升
激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教师主动发展。本学期我们将延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请专家进校门讲学指导。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教点拨,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专家们那种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痴心事业、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助推老师的专业成长,极好地促进"名师"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争取组织我校教师走出去参观课改名校名师的风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鼓励青年教师在各类平台上锻炼自己,积极申报并参与校级三级骨干教师评选。
3.名优教师领航
通过成立“校名师工作坊”,进行专业引领,做到“四个好”,即上好一堂示范课、作好一个讲座、做好一个课题研究、带好一个团队,自觉用现代教学理论来反思、研究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引领示范,多管齐下,以求实现课堂教育科研的新突破。
(二)聚焦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目前,学校在研的有3个区级课题、5个区级备案课题,学校教师研究与发展中心将引领、督促、指导各课题组循序渐进,有条有理进行各项工作,以确保各课题组能够明确研究任务,并按时完成研究工作。
1.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常规管理工作。抓好计划的制定、措施的落实,活动的总结,并认真做好文档的管理工作。
2.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确保实验取得实效。每位课题主持人要高度重视实验工作,提高实验的实效。做到妥善安排,认真实施,过程扎实,资料详实,成果充实。
3.做好新立项备案课题的管理工作。
(三)聚焦细致服务,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1.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论文竞赛等,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参与等工作,争取优秀成绩,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要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叙事、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研究与发展中心将组织好各级各类论文评比选送工作,本学期在论文发表、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上要有新的提高。
2.重视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为了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引导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轨,本学期对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项优质课竞赛、论文评比、课件制作等教研竞赛活动,要群策群力,做到“高质量、创特色”,力争获得高层次奖,打造学校科研强校品牌。
3.及时填报武进区教师培训平台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管理系统中各类教师培训等报名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完成相关培训要求,做好教师外出培训等相关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