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研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研 > 成果材料 > 教师成果

透过细节看理念

来源:原创  发布人:陆英  发布时间:2016-12-13  浏览次数:

透过细节看理念

陆英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次校本培训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是该校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然后专家点评,进行专业引领。几节数学课引起了我很深的思考。应该说,经过好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广大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些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教师教学行为改变到何种程度就算是体现了新理念呢?在强调一般教学原理在教学中应用的同时,学科教学的特性又体现在何处呢?该如何体现?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关键在何处?其实,我们只需从教学细节的处理,就可以窥见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下面摘取这几节课中的几个细节,剖析其利弊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教学细节一比获取结论更重要的是什么?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校美术组有35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在教学例题之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复习铺垫:(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问题: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梨树棵数是苹果树的3/5,梨树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2)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20只,其中白兔只数是黑兔的4倍,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用方程解)

在学生解答之后,教师对有关用方程解答“和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再放心地抛出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全班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列出了一模一样的方程,待这一方法通过以后又提示引导学生“还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解答呢?”接着又让学生用比的方法来解答此题。

剖析与建议:像这种细致周到的知识铺垫,仅仅是为了顺利获取结论而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地设计好套路,让学生往里钻。原本充满挑战,能够很好锻炼学生思维,具有较大探索空间的新问题,被简单化、程式化了,学生不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在自我建构知识,没有参与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毫无疑问,这样的复习铺垫是包办代替的,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被动的。

在上例中,如果把两道复习题改为:“看到梨树棵数是苹果树的3/5,你会想到什么?”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头脑风暴”式的铺垫,给了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恰到好处地造就学生的知识生长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会调度已有的经验,有的可能想到“梨树占3份,苹果树占5份”;有的可能想到“苹果树棵数是梨树的5/3”;有的可能想到“梨树占总数的3/8,苹果树占总数的5/8”……那么接下来的例题学习,他们就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建构新知,答案必然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自然会在主动探索中发现“转化”策略的魅力所在,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复习铺垫是不具有实效性的,复习铺垫应既联系旧知,又对应新知的再创造,要努力让学生经历充满刺激和挑战的思维过程。所以,比获取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情感得到相应的培养。

教学细节二 计算只要细心加认真吗?

案例下面是教师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片断: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想一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

(流利地):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面露满意状):说得很好。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自己来计算一些题目。看哪些同学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做到又认真又细心,正确率最高。

(接下来,同学们迅速地抄下题目,开始认真地演算。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就是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教师看全班同学都做得差不多了,就让学生停下笔,集体校对。)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算对了吗?第一题得多少?第二题呢?全部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这时,一部分学生很自豪地举起了手。)

师:这些同学真不错,黑板上的六道题目都做对了,其他同学需要好好努力,只要细心加认真,相信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做得又快又好。

剖析与建议:毫无疑问,计算教学的落脚点应该要让学生能算会算,逐步达到准确而熟练,特别在当今追求效率的课堂中,学生灵活、快速的计算能力是他们后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对计算教学的重点把握不准,方向不明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计算的结果和正确率上,忽视学生计算灵活性的培养,学生也已经习惯了埋头苦算,却很少能做到先分析题目特征或观察思考后再对计算方 法作合理地选择和判断。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运算顺序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只知道按部就班埋头做题,时间长了势必会降低对计算学习的兴趣,这样不加思考的计算更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条条框框中,甚至僵化。为此,在教学中,应该在引导学生理解基本的法则、定律,培养细心加认真计算品质的同时,更应注意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要把计算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相结合,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计算题的价值,使计算教学不再仅局限于计算的层面,而是赋予思维的内核,增强其思考的价值,让计算充盈智慧,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面对题目时,能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思考,找出题目的特点,选择一种相对简便的算法。这应该是计算教学要把握的一个基本方向。

教学细节三能轻易地让学生停下来吗?

案例教师在执教《认识周长》这节课时,在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了周长的概念后,拿出了一片树叶,问:“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你们有办法吗?我已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直尺、鞋带、量角器、胶布等),请大家试试吧。”。

学生各自拿起面前的树叶,一会儿拿起直尺比划着,一会儿拿着量角器在树叶上移动着,还不时地停下来低着头与周围的同学小声商量着。这位教师见个个学生脸上露出苦苦思索的表情,忙让学生停下来,提示道:“既然不能直接测量,能不能用鞋带来帮忙呢?”反应快的学生“啊”的一声恍然大悟,忙拿着鞋带在树叶的边线上围起来,在树叶的凹凸处线要松时,用胶布粘着;反应一般的学生看着看着,也跟着做起来;反应慢的学生眼中露着迷惑。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已围好树叶的边线,拉直后在直尺上测量出数据,高兴地叫了起来,教师也高兴地笑了。

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五角星”图形,问:“要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该怎么办?”教师的话音未落,学生已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用鞋带去围图形,有的拿着直尺量每一条边,并记录下来。教师一看,忙拍拍手示意大家停下来,启发道:“先观察观察这个图形,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知道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思考片刻后有人答道:“我们可以先测量出一条边的长度,再乘以10,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其他同学听后,都认为这个办法好,教师也欣慰地点了点头。

剖析与建议:这个案例中,教师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走上预定的学习之路,为了避免学生做所谓的“无为”探索,让学生停下“手中的活”,打断学生“脑中的绪”,熄灭学生“心中的想”。在这里,可以对“教师两次让学生停下来”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第一次教师让学生停下,是急着实施“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明示策略,第二次教师让学生停下,是急着实施“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暗示策略。从这两个策略的实施中,可以发现这位教师更偏重的是“引领”,而不是注重教师引领与学生建构的和谐统一;所关注的是数学结果,而不是数学思维方法;体现的本质是教学催促,而不是教学等待。要知道,学习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面临问题时,首先会用含有价值判断的“似真推理”去窥测方向,然后才是带有一定逻辑意义的行动,并用可以言传的方式表现出来。案例中的教师“两次让学生停下来”,进行提示,这就取代了学生面临问题时“窥测方向”的过程,简化了“数学化”的流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阻隔了学生思维情感的投入。

那么,该怎么办呢?要等一等。当学生暂时探寻不到测量树叶的方法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思路,要再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相信学生通过自己对内在经验的提取,结合眼前的实际问题,一定能够寻找到解决的办法,进而在寻求办法的过程中形成“转化”的数学思想。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求得“五角星”图形的周长时,尽管“围围”、“量量”的方法稚拙,但这确实是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我们没有必要急着让学生停下,通过暗示来改变这种状况,学生会在繁复的操作中自觉去寻求简洁、优化的策略,这本身就是“数学化”的过程。“等一等”的策略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它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加深体验,在手指尖上产生智慧,获得“蜕变”般的成长。因此,千万不要轻易地让学生停下来!

 

 

现代与经典组委会论文评比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