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研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研 > 文献材料 > 理论学习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原创  发布人:高新颜  发布时间:2016-12-09  浏览次数:

摘要: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笔者结合课改理念,把计算教学融入应用之中,实现“以用引算”“以用促算”“以用激算”。 
  关键词:算用结合;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14 
  新课改呼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诸多先行理念的引领下,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应用之中,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计算,从计算中获得乐趣,已成为当前计算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算用结合”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情境创设中“以用引算” 
  英国教育学者休格斯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当数在没有与有意义的情景相联系时,儿童在理解简单数目时会有困难。情景可以赋予数以意义,从而使抽象的数成为具体的物体。传统计算教学的一般模式是:教师为学生选定一种算法,通过例题讲解示范算法,学生模仿算法,在练习中强化算法。现在的教学是教师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围绕情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他们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简单现象的过程,就得动用前面以学过的计算技巧。如柯俊艳老师开设数学课《20以内加减法练习》中,先创设了动物春游的场景图。通过具体情境情境设计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改变了计算课枯燥、乏味的局面,给计算课一种新鲜的力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具体的背景。又如,瞿芬老师开设《加减混合》中的练习题的第5题主题图,先让学生看图说出几道算式。学生在列式的过程中提高了选择有关信息进行简单归纳、类比的能力。根据画面里的各种动物可以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和连减算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把解决问题和发展数学思考密切结合。在计算教学中,创设计算情境是非常必要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要为“情境”而“情境”,“情境”只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这就提出“在创设情境中把握一个度”,不要为了追求“算用结合”在那里挖空心思地搞情境创设。一味追求生活化情境要跑“调”的,在现在的计算课公开教学中,我们感觉到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好像进入了一个“程序”,这是不是好的现象,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二、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以用促算”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兰登塔尔曾提出作为“普通常识的数”的概念。他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每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学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因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它离不开生活实际。我们认为如果课堂上能够再现学生熟悉并蕴藏着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生活事例或生活原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可见、可触、可感的具体想象,从而为学生克服认识障碍提供帮助。如薛香英老师执教《认识乘法》时,呈现了一幅游乐园场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感受生活中存在“几加几”的实际现象;接着从学生熟悉的“摆几个相同图形要用多少根小棒?”的实际场景引入乘法算式,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明白,求“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感受计算来自于解决问题的需要,计算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就在自己的现实生活里;而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也有利于学生知道乘法的结果就是几个数连加的和,了解乘法得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这就便于学生推导和理解乘法口诀,也为以后探索乘法计算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于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知识应有的价值,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计算是由解决问题产生的,又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应该是计算教学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减少单纯的、技能性的训练和机械、重复的强化练习,“避免繁杂的运算”,增加计算的应用。在教学计算时,可以创设、提供一些常见的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用所学的计算解决问题。这样的计算教学,才能“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使学生感受现实生活里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体会计算的价值和数学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 
  三、在生活实践中“以用激算” 
  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书上已经处理了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自觉地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其实,在生活中处处有计算问题,如:生活中的乘车、乘船、买东西等都要用到计算,让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广泛地有意识地接触到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现实生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计算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从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增强实践应用的能力。 
  新课程呼唤着“算用结合”的计算教学,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做到:把准“算用结合”的切入点,让课堂凸显实效的目标;开发“算用结合”的课程资源,让课堂凸显实效的内涵;关注“算用结合”的参与面,让课堂凸显实效的原动力;提升“算用结合”的思维品质,让课堂凸显出实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