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成果材料 > 教师成果

迟开的花儿更美丽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俞晓燕   发布时间:2014-10-29  浏览次数:
 

迟开的花儿更美丽

——谈数学后进生的转化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俞晓燕

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后进生,作业拖拉,数学成绩滞后,纪律散漫。数学学科知识环环紧扣,不能断了任何一节。一旦到了六年级,前面欠的“债”越积越多,沉重的担子会使他们直不起腰。一些学生开始自暴自弃,个别家长、甚至教师也开始松懈。这种情况时有耳闻,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女,受家长素质和家境的影响,往往是任其自然,混到小学毕业就让孩子早早去打工。

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育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特别是后进生的世界,为他们所关注、喜爱、认同和向往?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从“以人为本,为了学生终生发展”的理念出发,永不放弃,坚持用真诚的爱心去激励每一位后进生,坚持用科学的教法引导他们入数学的门,坚持用不同的标准去考核、评价他们,坚持家校携手,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均衡的享受阳光的温暖,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焕发出生命的精彩。

1、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苦恼

有时候,站在后进生的角度,想想他们其实也很累。每天做着和其他同学一样的作业,本来速度慢,还有许多不会做的,怎么会不拖拉?教师再怎么催也无济于事。上课时,由于前面的知识学的不扎实,听今天的新课仿佛“云里雾里”,但还得老老实实地坐着,努力思考着,说不定什么时候老师就会问到自己的头上!答不出来同学们又要看笑话,老师轻则皱眉头、重则发脾气。下课了也不敢“正大光明”地玩,即使偷偷地玩一会儿,也是提着心吊着胆的,因为自己也觉得没有玩的“资格”,还有公式没背会、还有错题没改好,还有老师派的同学随时在监督、打小报告。一旦见到教师走到教室来,别人可以正大光明地继续玩,自己却得回到座位上装摸作样地看书、做作业……他们也是孩子,也有玩的欲望,也有活动的需求。但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差,所以这样那样的“权利”不知不觉就被“剥夺”了。换个角度想想,他们在其他方面不是也有点出色吗?比如:体育、书画、摄影……为何老师就不能宽容一些,只是死盯着主课成绩呢?而且自己也不想永远是拉在别人后面啊。只不过实在是基础差,花了很多工夫也是事倍功半。教师平时也要能站在后进生的角度多换位思考,思其所思,忧其所忧,尽量理解他们。这样教学时怀揣爱心,冷静客观地面对差距,承认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承认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有快有慢,容许他们有欠缺有差距。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劳永逸地消灭欠缺和差距,而是要帮助学生逐步弥补和缩小差距。尤其要在这种帮助的过程中,使被帮助者获得自尊和自信,促使他们抬头挺胸做人,踏踏实实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位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智力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是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2、情感催化,让孩子享受成功。  

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与激励前的3-4倍。落实情感教育的重点是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不管什么原因伤害或诋毁孩子的自尊心、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蠢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的话精辟地证明了这点:“你要他的心理接受你的教导,或者增加知识,你就应该使他保持一种空闲澄静的气性。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正的文字,如同你不能在一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一样。”

现在的小学生处在信息化的时代,他们已初具许多稚嫩的现代意识,即使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底内部厌恶专横粗暴、专制压抑的教育方式,他们渴望得到平等相待,得到别人尊重。教师和他们之间更要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协商、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罗森塔尔效应非常典型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以及激励性的评价是促进孩子认知和学业提升的魔力。面对后进生不近题意有时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多一些接纳,少一些排斥,千万不能将一盆讽刺的冷水将学生浇个透心凉,因为这样将扼杀他们唯一的一点学习动力。教师要选择些他们能理解的题目回答,即便错了,也要用期待的目光抚慰他们有些胆怯的心灵,尽可能减少学生的挫折感。教师要坚持正面鼓励,正面引导,肯定学生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而不把注意点集中在不知道什么、做错了什么。教师要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充分看到学生的优点,例如“前半个式子列对了”、“计算最后结果记得化成最简分数了”,尽量不进行有负面作用的、片面的相对评价,引导学生相信自己也能学好,也正在学好,悦纳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环境。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对屡遭失败、自卑心理较重的后进生,教师更要加倍关心和鼓励,以心育心,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哪怕是好不起眼的成功。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分自信。这样,“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就会在有意无意间“不设防”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激发孩子成长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完善自我,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3、科学施教,让教育真正走进心灵。

现代教育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但又要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发展差异,同时要注意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传达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立不同的目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区别对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信心、有能力、自觉、主动的学习。

教师要悉心解读教材和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当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后进生难以理解时,教师要善于学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就地取材,适当地改编教材,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感悟数学的魅力,引发学习的内驱力,激活认知需求和思维热情,使他们也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来。绝大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对题目不知如何下手、难以理解数量关系式时,教师只要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且学生耳熟能详的诸如购物、吃水果、年龄等问题,学生往往能理解,教师抓住时机再举一反三、迁移类比,学生基本能顺利推导解答出。合作学习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操作;小组交流时,要尽可能先安排后进生发言,再让优秀学生补充,不然等优秀学生说完,后进生就无话可说了,仿佛他们毫发现似的;集体交流时,教师也可放手让后进生也来说说,当然教师要适当点拨启发。学生的回答中只要有点滴正确,教师也要加以肯定。这样长此以往,在教师的扶持鼓励下,后进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中也能逐步体会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家校联动,营造教育的外部氛围。

假如教师能用心地去调查一下后进生家庭的话,你将会发现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子女是抱着得过且过思想的,就算有部分家长对子女有些期望,但期望值甚低。有些家长就是明白地告诉孩子:读不出名堂早点上班,厂子都找好了。试想,耳边整天听到这样的言论,会投入多少精力去学习?反正爸妈都找好退路了。学校中同学看不起、老师不理我,家里父母无所谓,我还起劲干吗?因此,教师有必要去和家长沟通,去争取家长的支持。要深入浅出地给家长讲明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小学数学的基础性,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动员他们也加入到帮助孩子成长的行列中来。当着孩子的面,尽量多地告诉家长孩子可取的一面、向上的一面,希望家长多在孩子的学习上投入些精力,请家长多说鼓劲的话,少与其他同学横向联系,多与他自己纵向比较。让孩子切身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他的认同。教师平时多抽点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尽量缩短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生以“一帮一”的方法帮助他们。学生与学生思维更接近,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分析,有时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教师教的方法还要容易为他们所接受。这样,师、生、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努力营造教育的外部氛围。

总之,教师要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持之以恒,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以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促进后进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提升。只有这样,后进生才会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更高的追求。虽然这个过程会漫长,但生命之花定会因此而灿烂、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