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过程材料 > 家长学校 > 教师寄语

二1班家长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马祥美   发布时间:2014-10-30  浏览次数:
 

1班家长会201405

杨静玉

一、看电子相册(边等待家长边看)

二、学生展示:

1、珠心算。2、对韵歌背诵。3、木兰辞(快速背诵)

冻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天的练习、日积月累。

三、介绍班级情况

班级整体:阅读能力强、做事认真,(一二年级考试,语文、数学)赢在态度。上课发言积极(借班上公开课)有集体凝聚力,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文明班级、运动会、眼保健操比赛、写字比赛、口算比赛等

先进个人:

全面发展的:

 

上课积极发言:

 

值日认真负责、关心班级的:

 

书写漂亮的:

 

课外阅读:展示阅读卡(本学期的)

班级小明星关注班级网站

班级小明星:(三好生、优秀队员基本从中产生)

接下来我具体说说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他们的表现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第一类同学。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为之奋斗的动力。学习习惯相当好,学习积极主动,上课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思路清晰,作业专注,书写认真,速度快,正确率高。他们已经会自主学习了,但这类优秀学生不多。

第二类学生,按部就班,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成绩稳定。这类学生各方面还算领先,但是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实他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老师、家长共同来促一促,激发一下。这类学生占大多数。

第三类学生,缺乏竞争意识,自觉性稍差,作业能及时完成,上课偶尔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坏。经常需要老师提醒。这类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

第四类学生,学习缺少目标,不知道是为谁学习,稀里糊涂,学习马虎,偷懒,过一天算两个半天,时间与精力都放到了电视与游戏上。家庭作业不能主动完成,有的人,即使做了也潦潦草草,错误一大堆,第二天到校改家作就占用了好多时间,直接影响了第二天的课堂作业。每到放学时间,别人整理书包回家,可他还有大堆的作业完成不了。成绩总是与别人相差一大截。对于他们,老师真的是恨铁不成钢,痛心啊。这里面有确实基础差不会做的,但更多的是其他原因,如孩子自身缺乏学习动力,还有的是家庭未尽责任的。

  为什么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所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学习,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育的环境是一致的,但是效果却截然不同。现在分化还不是非常明显,你想,过了三年、五年,他们将有多大的不同!这种分化的原因就在于家庭教育的不同上。因为,孩子之间智力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差距就在于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不同。那归根结底,这不同又是怎样造成的呢?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据我观察了解,家长对待孩子大致也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们理解“孩子是自己最大的事业”,他们知道“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也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孩子在家,他们几乎不看电视,即使看也有选择地看,音量很小;更不会邀请朋友到家打牌等。他们把在家的空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孩子身上:吃晚饭时,和孩子交流交流,听孩子说说自己在校一天的喜怒哀乐,一起点评一下,发现孩子思想有点偏差时,不着痕迹地向正确方向引导一下。晚饭后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自己做做家务,然后浏览报刊杂志,或者外出锻炼锻炼,但时间一定不长。抽空看看孩子作业的书写情况,并督促孩子按时休息。孩子在学习上的每次浮动他都一清二楚,因为老师批作业的等第就能反映一切。孩子考试之后带试卷回来也不是像某些人一样,签个名或者骂一顿甚至打一顿,而是心平气和地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因为什么原因错误的,哪些地方应该能够得到分数,下次要怎样改进,鼓励一下,为孩子树立点自信。双休时与孩子一起合理安排,有学习,也有休息、娱乐与锻炼。平时常主动与老师联系。这类家长堪称楷模。能否做这样的楷模,并不取决于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家长你有没有用心去做。

第二种,也是占大多数的家长。他们每天也都问孩子的作业情况如做完了吗?但只是停留在问的层面上,偶尔能看看孩子的作业情况。得到孩子的回答也大多数是做完了。孩子到底完成没有、质量怎么样,家长心里没数,不愿意对照抄下来的作业要求去核对,也不愿意主动与老师沟通。对于自觉性很强的孩子,家长这样做可以,还可以培养、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但是,有这样自觉性的孩子可不是大多数。人总有惰性,我们的孩子还是处于幼稚时期,还需要家长领着走一程。

第三种,家长会认为题目我自己都不会做,让我怎么过问,还是交给老师或者家教。即便有时间也是用在自己的娱乐与休息上。老师需要的不是你会不会教学科知识,而是你有没有去引导教育你的子女,有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

第四种,家长是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根本顾不了子女,让其自由发展。还有家长明明知道孩子自控力差,还自认为自家经济条件优越,给孩子买各种各样新奇的游戏用品,手机也常给孩子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等,还要在亲朋好友面前标榜自己的孩子玩手机有多聪明,有多厉害。我要提醒你,现在孩子的主业是学习,你还怕他今后不会操作手机吗?你不是爱他,你是害他,害他学习分心,害他视力下降。不要以为学生近视就是学习引起的,更多是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导致的后果。

四、和家长探讨的问题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是一门学问,博大精深,正如没有哪个老师敢说,我能教好每一个学生,我是个行家.也没有人会说,我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要探讨的问题很多,今天我要向大家表明几个观点:

(一)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老师

我们习惯说:家长要配合好老师来教育学生。其实细细体会,这句话是不对的,应该是老师配合家长教育才对。孩子是谁的?孩子是你的,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是你们家长,对他影响最大的孩子是家长。你想,一个班级50个孩子,一个老师对你孩子的关注只有50分之一,而你对孩子的关注是1002%100%,哪一个关注更多?哪一种影响力更大?我们老师的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少的、短期的,教了年是一年,两年是两年。我这样说,并不是推卸学校、老师的责任,只是想表明:父母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老师。

(二)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但有许多爸爸妈妈会说了,孩子不听我的话,就听你们老师的。这就不得不说到教育的方法和有效性了。

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全心全意的,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每天都在不断研究怎样更好地教育孩子,怎样做才接近教育的本质。我们会反思自己,不断改变方法。上一堂课,会思考教给孩子哪些知识,培养哪些习惯,孩子的一个举动,一句话,都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我们始终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把孩子培养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尽量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我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这样做效果不行,就换一种,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没有人天生就会当老师,所以有些家长不放心新老师教自己的孩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师也要不断地积累经验,边摸索边学习。那请问家长,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是个称职的父母,你在教孩子过程中,是不是全力以赴了?能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做法,学习好的经验,尝试新的方法?

(三)给家长们几个建议:

1、多陪伴孩子,多沟通。

分享故事:,等一会,聪聪

看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感觉很难过,我们都为聪聪这个孩子感到可惜,一个多么好的孩子竟然被怪兽吃了父母反而没有发现。等一会儿……”是不是工作忙碌的你爱说的口头禅呢?从聪聪父母的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我们平时的影子:工作的繁忙、家务的劳累,夺走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和耐心,我们能够安静地与孩子交流、陪孩子玩的时间太少了。

想起一次次地,孩子仰着可爱的小脸,满怀希望、兴冲冲地跑来对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听我说……”而我们却回答:“别打岔,我正忙着呢!”“你先别说,爸爸妈妈正说话呢!”“你先玩玩具,妈妈做好家务再陪你。”……孩子立刻变得垂头丧气,或十分难过,或是赌气不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的身边,而你却看不见。”——这句话原本是一句爱情诗,诗人因为意中人对自己的视而不见而感到无比失落,感慨万千。《等一会儿,聪聪》从亲情的角度同样可以诠释这句诗的含义。朝夕相处的一家人,血脉相通的亲情被世俗的忙碌割断。大人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小孩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多么可怕的事情呀!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是感觉不到这种可怕的存在,这是更可怕的。

我在想:我们总是埋怨孩子不好教育,这根源来自何处?故事中的怪兽,真的是怪兽吗?我觉得他不是。他就是聪聪。是聪聪在无人顾及、无人关心下,缺失爱心而变成的。

孩子的成长不能等,让我们抽出一点点时间,来关注我们的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变化,不要等到他们变成了怪兽,而我们还浑然不知……

陪伴孩子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礼物。美国有个营养学家发现,79%的孩子喜欢与父母一起吃饭,与父母在一起比吃什么更为重要。但看似简单的陪伴,在许多家庭却是一件难事。孩子在童年时,你不和他生活在一起,不和他一起用餐,不陪他说话,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也难以与孩子交流,甚至你和他交流的姿态都会不太自然,这样的错失你可能难以改善与弥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成长,最大的问题不是他生活处境,而是他能否得到父母的陪伴、抚爱和鼓励。

与孩子多沟通,孩子信任你了,才愿意接受你的意见、教育,才会听你的话。

2、改变方法,追求教育效果

经常听家长说,孩子的字老是写不好,我也对他要求很严格,一拿出他的作业本,就把他写得不好的字让他重写。可他就是不乐意。家长们,你们想过为什么孩子不乐意吗?不是他不想写好,而是他不接受你的这种方式方法。你想,要是换了你,辛辛苦苦做好了零件,结果一检查,这个不好,那个不合格,你心理会是什么滋味?我建议家长,先表扬一下他哪些字特别好,看出了孩子认真写了,再指出,要是把这几个字改好了,就非常棒了。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听表扬的。

再说看课外书,家总是说,我给他买了一大堆书,他就是不看。首先,你给他买的书,是不是适合孩子的阅读水平?孩子是不是喜欢看?其次,你是不是把看书当任务一样布置给孩子?第三,给孩子的书,你自己看过吗?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有圆满的答案,你的孩子一定不会说讨厌看你买的书。让孩子喜欢上看书,不是靠压,而要引、要诱。

3、多反思、多学习,提高教育有效性

关心孩子是一种态度,是否会关心孩子是一种能力,关心孩子是一种本能,与生俱来。是否会关心孩子是和种能力,需要后天的学习。现在的学习途径很多,我们可以向有经验的家长学,向书本学,上网浏览。关键看你是否想当个称职的家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学习长大成人,家长学习怎样做称职的父母。

四、关于作业:

接下来我要讲讲作业。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比较多的,就是孩子的作业问题。

首先,老师布置作业都是有目的性的,决不是随心所欲。比如说写词语、听写、背诵、阅读。

作业是自己的,所以一直让孩子自己抄写要求,对照要求自己检查,爸爸妈妈抽查。但如果你的孩子不是特别自觉,建议你还是要每天抽那么几分钟查看一下,书写是否认真,是否正确。认真了,才容易正确,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认真,也是一种做事的态度。

要求不能过低,我们都知道,孩子对于你的要求,十分只能做到七八分,如果你对他只有五分要求,那他最多只能做到两三分。每次作业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个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过程。孩子认真或马虎就是在一次次地作业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刘利梅老师给家长的几句话:

教师是否可以同时爱上几十个甚至上百位同学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我非常赞同。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家长发言:

周彻:

王麒超:

姜倪睿:

蒋睿:

家长朋友们,优秀的孩子既是家庭的栋梁,也是社会的优秀公民,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安慰。最终与孩子密切相关的是你们家长,而不是我们教师。孩子培养好了,省心,幸福的是你;没培养好,一辈子为他操心、头疼的也是你。生养一个孩子,就是生养一生的责任。家长这份职业,父母这个岗位,你不仅不能辞职,而且还是要全天候在岗,24小时在位。请各位家长多多牺牲工作、娱乐、休息以及一些应酬,多关心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强有力的后盾。希望我们同舟共济,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体会、孩子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