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 成果材料 > 教师成果

让英语教学回归本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周燕娟   发布时间:2012-01-12  浏览次数:
让英语教学回归本真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周燕娟
    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课堂正发生着许多可喜的变化:形式新了,童趣多了,情境美了,思维活了,课堂闹了。教师为了使课堂能吸引学生,使学习生动有趣,煞费苦心地挖掘各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准备五花八门的教学道具。然而,由于对外在形式的过分推崇和对课堂生成把握的失度,不但未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使课堂出轨,学习偏向,课前的美好设想与诸多努力成为泡影,使“有趣”成为影响课堂效率的“罪魁祸首”。那么如何合理使用素材和媒体,在课堂中注入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用地道的语言进行交流呢?
        一、简单是美,让英语教学回归本真
曾几何时,追求课堂气氛形式的热闹成为了一种时尚,于是各种制作精美、画面逼真的课件纷纷在英语公开课中亮相。然而,“精美”的图像将学生引向的是外在的形式而非实质的内容,它与学科知识学习“争宠”,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成为课堂时弊。美国大众传播学者施拉姆曾说过:“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比较简单的那种媒体。”有趣要以实用为前提。
一次,我听了一堂三年级的英语课,这是一个单词教学的片段:老师要教 “clock”这一单词,她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雪白的墙上挂着一面美丽的时钟,在“铛、铛”的敲钟声中旁边一个卡通动物开始报时,报完后,动物不见了。课件演示完毕,老师还没步入正题,学生个个睁大了眼睛,盯着美丽的画面出神,其中有个学生站起来满脸疑惑地问:“老师,这个米老鼠去哪儿了啊?”“这么漂亮的米老鼠怎么不见了呢?它去哪里了?”……
 “clock ”的教学,可用操作体验的教学资源身边俯首可拾,实在没有必要劳神费心地制作一个弄巧成拙的演示课件。“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简单是一种策略,简单是一门艺术,简单是一种理念,简单是一种境界。有时,教学的简单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学生在这种简单质朴的学习中更能原汁原味地感受英语学习之乐。
    二、淡化功利,让评价唤起内驱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评价中希望得到较为理想的成绩,这是所有学生共同的心理活动。学生从对自己的评价中可以获得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在一些英语课堂中经常看到老师给学生发这样那样的奖品,这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评价方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有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记得一次学校英语教研组交流活动,我们听了学校一位年轻老师的课,这位老师上课前拿着一把”三国人物卡”兴冲冲地步入课堂,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看看哪位小朋友上课举手积极,回答问题响亮,老师就把些卡片奖给他。”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显然被调动起来了。于是,争卡片的“战斗”打响了,孩子们为了得到一张卡片,急不可耐地争夺着回答问题的机会,根本无暇细心思考便立在座位上高高举起了小手,嘴里着急地喊着:“me,me!...这些符合学生胃口的卡片,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却未给课堂带来一丝亮色,反而激起了一场混乱而浮躁的“战争”,真是可惜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和卡片的诱人。孩子是无辜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想得到一束漂亮的花朵,是爱美之意;想得到老师的实物奖赏,是上进之心。如果需要商榷的话,倒是教师选择奖品失当。从一进课堂,这把流行的卡片便赋予了强烈的功利色彩。于是,学习便走了味,对英语答案的探究退居次席,学习成了争取奖品的一种手段,奖品成了众相争夺的目标,这显然是有悖于教师的初衷的。当我们面对课堂里铺天盖地的奖励和褒扬之时,需要给这种激励适当降温。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多从正面激励学生,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这是一个正确的导向。但是落实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如何用,何时用,用什么,都需要慎之又慎。英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作出多种形式的中肯、真诚的评价,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探究的兴趣。
3、披沙见金,让生成为学习护航
我们要在课堂中不断锤炼,练就一身“披沙见金”的裁剪功夫,使学生能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自由放飞,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在一次句型操练中:
    师:What’s this/that?
    生1:It’s a ….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们就一组一组开始操练,让后分组出来练说。)
其中一组说道:
生1:What’s this/that?
       生2:It’s a bear.
这时下面有同学说,不是“bear”,是“lion”,另一组说不是…
    于是,孩子们对这个动物究竟是什么争论得面红耳赤。……
学生的注意力由英语本身转向那究竟是什么时,我及时引领:“小熊看到大家认不出它,生气了,谁再说错,他就不和你们做朋友了,我们一起说sorry,bear。”把学生的思维拨入正道。孩子是天真的,他们在课堂上的跑调偏题都是至真至性的童心的天然流露,这是孩子在思维上的一种创新,也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但是,对于这种“节外生枝”的生成,教师不能听之任之,随波逐流,要有“拨乱反正”的胆识;不能照单全收,要有取舍扬弃的智慧。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天真发现和美好愿望,也使思维紧扣英语本身,并且巧妙地进行了一次拓展训练。
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的课堂散发出语言教学的真正魅力。
                                    (与2010年10月发与《小学时代》(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