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新课程下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新课程下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 过程材料 > 计算调查问卷分析

“草稿纸”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高新颜   发布时间:2011-12-07  浏览次数:
 

(一)问卷的设计

附表一:学生使用“草稿纸”情况的调查问卷

1、你有打草稿的习惯吗?

A、经常有      B、 有时有       C   没有       

2、你是否有专用的草稿本?

A、 有         B、没有            

3、你喜欢在什么地方打草稿?

A、草稿本上   B、书或作业本上  C、桌子、零碎的纸

4、草稿纸主要用来做什么?

A、计算 B、画线段图  C、写解题思路  D、折一折,剪一剪  E、其他

5、你什么时候最需要打草稿?

A、计算 B、画线段图  C、写解题思路  D、折一折,剪一剪  E、其他

6、你是怎样检查错误的?

A 再做一遍         B、检查草稿            

7、检查错误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

A、再做一遍好       B、检查草稿好

8、草稿纸使用完后,你将怎样处理?

A、扔掉             B、保存起来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1、学生“打草稿的意识”已逐渐形成,但男女生的情况存在差异

附表二:    学生打草稿习惯统计表

性别

选项

总计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经常有

10

30.3%

10

52.6%

20

38.4%

有时有

23

69.7%

9

47.4%

32

61.6%

没有

0

0%

0

0%

0

0%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有38.4%的学生有打草稿的习惯,61.6%的学生有时有打草稿的习惯,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已具有打草稿的意识。分析原因主要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教学内容主要是百以内的计算,在计算题目时,学生以口算为主,另外一些问题解决的内容也比较浅显,学生很少需要用到草稿本。三年级时加减法计算题目虽然扩大到万以内,但乘除法还是以一、二位为主,特别是实施新课程后的三年级段,较复杂的计算题目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学生的“打草稿”的意识还是不够强,到了四年级计算题的位数明显增多,是三至五位数的计算,其他如应用题、几何等知识点的解题过程也是越来越复杂。而到了五六年级出现分数、小数复杂的计算也越来越多,所以六年级学生基本上已逐步养成了使用草稿本的习惯。但是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也看到在男女生的比例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析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其一男孩子比女孩子要顽皮,好动,没有耐心认真的在本子上打草稿;再者女孩子天生要比男孩子细心,喜欢将事情做的有条不紊,而男孩子则大多是不拘小节,学习成绩一般者更是如此。  

2、使用“草稿本”的规范性普遍欠缺,使用质量与学业成绩有着密切联系

附表三:学生是否具有专用的草稿本的调查统计表

选项

  

总计

没有

人数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优等生

20

12

60%

8

40%

中等生

22

10

45.5%

12

44.5%

学困生

10

2

20%

8

80%

合计

52

24

46.2%

28

53.8%

附表四:学生打草稿方式调查统计表 

类别

选项

草稿本

书或作业本

桌子、零碎的纸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优等生

12

60%

6

30%

2

10%

中等生

10

45.5%

8

36.3%

4

18.2%

学困生

2

20%

4

40%

4

40%

合计

24

46.2%

18

34.6%

10

19.2%

通过以上的两个统计数据以及对个别学生的随机访谈,我发现多数学生打草稿的情况还欠缺规范性,另外学生打草稿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拥有专用草稿本的学生还不是很多,有的打在书上或作业本上,有的随手打在纸上,没有统一的格式。我们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使用时较规范,中等生或学困生在使用草稿纸时一般都比较随意、马虎。但是通过对个别的优等生的访问,以及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观察,我发现有个别的优等生对“打草稿”表现出不屑的态度,以至出现心浮气燥的状况。但就总体而言,我认为草稿本的使用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草稿纸书写较乱的学生,思维也比较缺乏条理性。喜欢在本子上乱涂乱画的学生,往往思维不够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这部分学生无论是计算的正确率,还是解题的正确性明显要低于使用草稿规范性的学生。

3、“草稿纸”的使用方法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打草稿”,就是在计算时遇到计算题目复杂时在草稿上进行的演算过程。其实在很多时候“打草稿”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为了研究学生在这方面的情况,我特地做了以下两个调查统计:

附表五:学生用草稿纸能做些什么的情况调查统计表

选项

计算

画线段图

写解题思路

折一折、剪一剪

其他

人数

52

20

3

5

1

百分比

100%

38.4%

5.8%

9.6%

1.9%

附表六: 学生在何时迫切需要打草稿的调查统计图表       <, /SPAN>

选项

计算

画线段图

写解题思路

折一折、剪一剪

其他

人数

43

7

2

0

0

百分比

82.6%

13.4%

3.8%

0%

0%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有82.6% 的学生认为在计算时才迫切需要打草稿,而其他选项的学生则是寥寥无几。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借用草稿本解决问题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草稿本只能用来计算这个狭隘的观念上。我想这主要是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观念造成的。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看重题目的结果正确与否,而忽视了过程,似乎认为思考、分析的过程不在题目的对错范围之内。再者是我们的老师缺乏对学生就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性的指导,从而导致了学生不会思考,更不会借助像“草稿本”这类的学习工具进行探讨研究。

4、不重视草稿纸的用后处理,缺乏自我检查的习惯

附表七:对学生检查错误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选项

类别

怎样检查错误

人数

百分比

再做一遍

50

96.2%

检查草稿

2

3.8%

附表八:学生草稿纸使用后处理情况统计表

选项

类别

草稿纸怎么处理

人数

百分比

扔掉

49

94.2%

保管起来

3

5.8%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数学列式是对的,可计算时总免不了有很多错误。经过了解发现,有些确实是粗心算错,有些则是本来在草稿本上是对的,但抄到作业本上就错了,不管是想重新找回答案还是想找出出错的原因,回头再去找时却已不知原先的那道题已藏在哪个角落了,只得重新在算一遍。哪知这是何等的时间及资源浪费呀!从上面的表中可看到,几乎所有的学生对用过的草稿纸是较忽视的,意识是浅薄的,将用过的草稿纸好好保存起来的学生只占了少部分5.8%。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将其用完就不管它,或随手撕了扔了。正因为对草稿本用后处理的不重视,才导致了较大部分的学生在检查错误时,不晓得将原先的草稿利用起来检查,而是采取费时又费力的做法,重新算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