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新课程下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新课程下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 过程材料 > 计算习惯研究

寄家长的一封信(下学期重点尝试整理错题的计划)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马祥美   发布时间:2011-06-21  浏览次数:

下学期我希望能够和孩子、家长一起重点尝试和孩子一起整理错题的事,前几周我会通过课堂时间和一线通等方式和学生、家长一同交流探讨整理错题的方法、要点,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

    每个周末我想布置一次这样的作业。每周每个孩子有5题即可(平均一天一题):让家长将孩子作业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摘抄出来(包括家庭作业中由家长查出的错误),然后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让孩子展现他的思维过程是帮助他矫正错误的关键一步),在交流后用文字的方式大概记录孩子的思路。接着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方法或点出防止错误的方法,这个环节可重复强调,观察孩子是否完全理解或是哪一块还有些困惑,用文字简要记录错误原因、解题思路和孩子理解情况(通过语言的充分阐述和强调,加强孩子对题意的理解,帮助其内化知识或技能)。最后再出一两道类似的题目供孩子第二天完成(孩子不仅要会做,还要能说思路),一周后再来考一考(举一反三加深对题目的印象,和测试其对题目的理解程度。防止下次再出错)。

1:计算类

错解:24+27=41

错误思路:4+7=11,写112+2=4,所以是41

错误原因:虽知道要进位,但书写时遗漏了进位。

正确思路:4+7=11.11,2+2=4,41等于5,所以是51.

建议:做题时要能边读边写,尤其记得进位写小1,这样才能更好的记住要进位。

 

2:理解类

一个玩具25元,付钱后找回15元,付了多少元?

错解:2515=10(元)

错误思路:买东西钱变少了,所以用25元减去15

错误原因:孩子惯性的认为是已知总数和用去的(或还剩的),求还剩的(或用去的)。

正确思路:付钱买东西后找回钱,说明钱付多了,要求多的数应该用两个少的数两加。或因为要找回钱,说明付的钱多,是总数,玩具价格和找回的钱是总数中的一部分,所以用加法。

建议:先读题知道要求的是什么?根据题意想清楚怎么求?

 

3:思维类

12个小朋友排队,小明前面有4人,小明后面有多少人?

错解:124=8(人)

错误思路:知道一共12个小朋友,减去前面的4人,就能求出小明后面有8人。

错误原因:习惯用总数减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但是忽视了这题目中还有隐藏条件小明自己不能算在小明的前面也不能算在小明的后面。

正确思路:用12人减去小明前面的4人,等于8人,这里包括了小明自己。因为要求的是小明后面有几人,所以还要用8人减去小明自己本身,最后等于7人。

建议:对于可以画图的题目,把图画出来更容易理解题目意思。弄清楚小明前面、小明后面都不算小明自己,要去掉。

 

4:数数类

一堆小星星要数出有多少个?

错解:68个(正解是69个)

错误思路:数错了

错误原因:星星太多、太密,导致漏数了

正确思路:数一个做一个记号,然后每十个圈一圈,这样就不容易遗漏并方便检查了。

建议:数数时如果能够适当使用标记可以提高数数的正确性

 

5:规则类

错解:6十,610

错误思路:想到什么写什么

错误原因:没记住大小写书写规则,或记忆不够深刻

正确思路:几十的几应该大写,否则很不好看;6个十的6小写是对的,但是十应该大写,因为6个十的十表示的是计数单位。

建议:强化规则的记忆,每隔段时间就练一遍,保证看到题目脑海里马上想到注意大小写。

 

    结束语:以上例子仅供参考,很多时候我们把孩子的多数错误都归结到粗心,其实细细想来小时候我们遇到这样的题目确实也是会犯这样“粗心”的毛病,但是现在我们为什么就不再犯了呢?是我们真的改掉了粗心的毛病了吗?再联想自己平时不时的丢三落四我们发现其实我们还是很粗心。但为什么做题时就不会错了呢?

    我是这么分析的:我们有自控能力在提升,这保证自己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我们的观察力在提升,可以关注到细节;我们的思维全面性、深刻性在提升,能较快的理清题目的结构和题意,并能追寻题目线索进行细致的研究;我们计算技能在逐渐向程序化、自动化进步,基本不会犯计算性和规则性的错误。这些都是那些“粗心”的孩子十分欠缺的,如果通过展示和分析孩子的思维过程,可能比较有益于提高孩子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减少孩子一错再错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