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专题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专题列表 > 专题网站 > 品德社区 > 理论导航

关照心灵世界,在真实的生活中践行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杨静玉   发布时间:2012-12-29  浏览次数:

关照心灵世界,在真实的生活中践行

——浅议品德课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青少年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未成年人的荣辱观教育却不容乐观。

曾听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师让学生做好事,孩子们想尽办法但找不到好事可做。正在烦恼之际,几个孩子看到一个老太太站在马路边上,于是兴奋地一拥而上,把老太太扶到了马路对面。说是扶,可能换一个词更贴切,那就拽!老太太是一边被拽一边挣扎着说:“我不过马路”!没想到的是,小学生们回答说:“我不管你过不过马路,我们要做好事!”

看到上面的故事,我们可能会哈哈一笑,但笑过之后更多的应是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深深的反思。上述“助人为乐”的案例中,表面上学生们接受了老师的教育,但实际上做的却是不道德、不尊重人的事情!这就是目前品德教育的问题:孩子们缺乏一种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诚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这是我气愤孩子们知行不一的原因,那就是孩子们反馈给我的不是他们的教养有素,而是我教给他们的知识。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局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远离了孩子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还以“助人为乐”这一话题为例,老师组织学生研讨时,问学生:下雨天,如果你只带了一把伞,你会宁愿自己淋雨,而主动把伞借给没带伞的同学吗?为什么?当有一名学生答“会”时,老师马上面露微笑,大声地给予表扬。而当一个小男孩说“不愿意”时,老师则语重心长地教育该名学生说,我们遇事不能只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要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于是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孩子们个个满腔热情,大有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而孩子们真实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据一个随机调查显示,同样是上述两难问题,在800名学生中,选择“会”的329人,占41.1%;选择“不会”的379人,占47.4%;选择“其他答案”的92人,占11.5%。调查结果是发人深省的,从答题情况看,有令人欣慰之处,因为在答“会”的这些学生中,大部分都写到帮助同学是少先队员的责任,甚至一些学生明确表明宁愿自己淋雨。不过在这40%左右的学生中,很多学生还是强调尽量想办法使大家都不淋雨。然而,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借伞是为了受到老师的表扬。数据显示,被试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回答“不会”。从问卷答案看,他们的理由大体是以下两种:1.自己淋雨后会感冒、生病的;2.身上淋湿后回家会受到父母的责备。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人的需要性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向高逐级发展的,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是不可能有高一级需要的。我们的道德教育活动常常忽视了儿童生命活动的特点,一味推销成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如“高大”的榜样教育,“虚远”的理想教育。漠视生命的价值,一些道德观念的确立是以对生命的损害为代价的,如对“超时工作和学习”的过度颂扬、对“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的片面强调,从而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错觉:追求道德必须以“牺牲”时间、精力乃至生命为代价。这样的德育与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是对儿童道德生命愿景的轻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儿童道德教育在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如何让孩子们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润泽中生成德性,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那就是:关照心灵世界,在真实的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具体来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目标贴近儿童生活

反思上述老师的教学行为,不难看出,我们很多时候总希望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高尚纯洁、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人,这当然无可厚非。然而道德总是和人的生活相关联的,道德世界属于生活世界。我们虽不能把德育过程完全等同于生活,但必须旗帜鲜明地强调德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德育过程中尊重个体生命独特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尊重个体生命的需要。如果一味将较高层次的美德作为德目核心,指认为人人奉行的道德规范,那么,这种引导迎合的德育,提高不了学生的道德水准,也提高不了德育的实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把诸如“舍己为人”这种高尚情操作为德目推及到所有学生,使学生在这些问题上作看似自由实质上被强制的选择,只能延缓学生“知”、“行”融合的过程。因为道德最终是自律而不是他律。陶行知先生一直认为德育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群己相益”的原则,主张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他人)关系时,要使两者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公平地说,学生即使拒绝借伞也不应受到批评,我们这些为人师表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宁愿自己淋雨而把伞借给别人吗?因此如果学生把伞借给同学不至于自己淋湿,他们的行为不仅值得提倡,作为德育目标也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的心理认知规律。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注重情感体验 

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对于看到的或听到的只能记住20%,而对亲身经历的则可以记住80%。这就充分说明生活中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教育途径。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若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没有心灵的触动,就无法真正完成德育过程。如《节约用水》一课中,老师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切苹果。3.5%的0.3是全球60亿人可以利用的淡水总量,相当1/16个苹果片上的苹果皮,学生对0.3%或许毫无感觉,但通过切苹果活动他们却“大惊失色”,当他们知道中国的平均值只有相当于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的一半时,更是会全场“目瞪口呆”。通过切苹果的活动,从工作出1/2到1/4、从1/4到1/8、从1/8到1/16,一次一次地切,学生的心情越来越凝重,当他们看着那一小片苹果皮时,全场果然鸦雀无声,他们显然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世界上或利用的淡水原来是那样的少。而这一种用心灵去体验到的感觉将永远留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必须节约每一滴水。

“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到某种价值,或者产生某种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

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着眼习惯养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象出自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培养好习惯是德育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正确荣辱观形成的标志。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水平和文明的程度。因此,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要着眼于儿童习惯的养成,如爱劳动、勤俭节约、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等。

阿莫纳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一书中曾写到:“在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

我们要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中,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领悟,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促进他们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我们在这一教育目的观的指导下,力求抓住教育的根本,克服过去德育教育“急风骤雨”而淹没了孩子们的生活的做法,变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引导,把握好“水流”与“河流”的度、处理好“遥远的目的”与“现实的生活”的关系。那样,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哪怕我们播下的种子小到我们不能明晰的看见,但我们要相信“种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