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专题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专题列表 > 专题网站 > 品德社区 > 他山之石

发挥活动实效促进儿童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杨静玉   发布时间:2013-12-05  浏览次数:
 

发挥活动实效  促进儿童发展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说到上品德与生活课,老师们苦苦追求的就是“活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考虑比较多,但对于活动的有效性却认识不足。这里所说的“效”,是指是否真正让儿童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所在,是教师要花大力气去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呢?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的目的性

教学活动要有目标,活动目标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后应达到的最低或平均要求。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对课堂教学活动有管理、评价的价值及具体的指导意义。老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一定是为内容和目标服务的。如果目的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哪怕是再好的活动,也要忍痛割爱。只有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有教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我能行》一课,这课活动目标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胆怯的事情为话题,引导学生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在遇到问题,能与他人合作,想办法解决问题,树立能够想办法做好的勇气与信心,探寻自己走出胆怯的方法,体验“我能行”的快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比如有教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我能行》一课,这课活动目标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胆怯的事情为话题,引导学生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在遇到问题,能与他人合作,想办法解决问题,树立能够想办法做好的勇气与信心,探寻自己走出胆怯的方法,体验“我能行”的快乐。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首先是“定向导入,走近胆怯”,教师自我介绍,和学生交流自己现时上课些许胆怯、慌乱的心情,以及通过深呼吸缓解紧张压力的做法,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情境;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课前填写的感到胆怯的事情的卡片呈现在投影仪上,进行“互动交流,寻找胆怯”,了解哪些是他这个年龄的学生应该做但是因为胆怯而没有做到的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育要回归生活,生活化的课堂要再现生活,但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再现,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进一步锤炼有意义的生活,以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教学目标,老师又设计了“面对胆怯,愿意挑战”这一环节,在这里,老师向学生发出挑战:“我这里有一个战胜胆怯的秘诀,我想作为礼物送给你们。我需要一位同学能站在小台子上大声将“秘诀”展示给大家,谁能行呢?”面对数以百计的听课老师,当众站在会场中心的小台子上大声发言,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但是在老师有目的的鼓励、启发、引导之下,男生、女生、胆大的、胆小的、活泼的、内向的……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勇敢尝试,树立了信心,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个人方法  尝试挑战”、“我能行” 两个活动中,老师抓住孩子们不敢独自睡觉这个共同胆怯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一起出主意,寻找克服胆怯心理的方法;再根据卡片上的同学的名字,找对子帮助同学解决困难,使学生知道在遇到问题时,能与他人合作,想办法解决问题,探寻自己走出胆怯的方法,体验“我能行”的快乐。在这些指向性很强的活动中,老师自始至终围绕目标进行点拨,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重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知、感悟,抓住契机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提升他的生活,知道怎样做到“我能行”,因为教学活动目的性强,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与之相对应的是客体,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是主动的,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是被动的。以往德育学科课程是将德性培养从儿童的整个生活中肢解出来的说教式、灌输式德育,存在很多的弊端和缺失。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强调儿童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自身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建构优良的品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学生主体亲身感受体验,会使他们印象深刻,他们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亲自感受到事情发生变化的全过程,所得到收获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

如《秋天在哪里》一课,学生在课前利用国庆休假时间,到小院、公园、郊外去找秋天。他们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自己去发现、去搜集、去思考,并且自己在课堂上作出表达,从树叶的颜色、桂花、菊花的开放、衣着的变化、果子的成熟、候鸟的迁移、农作物的收获、餐桌的变化等许多方面找到了秋天。这些主动作业调动了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孩子们感到某种程度上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在赞秋天环节,孩子们在熟悉的弦律中共同合作改编歌曲《秋天在哪里》,如“秋天在校园里,在水果中,在农民伯伯的笑脸里”。在优美的弦律中,孩子们兴趣盎然,边歌边歌舞,他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由衷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堂上的的每一个儿童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自始自终都以不同方式参与了活动,教师在指导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全班每一个儿童,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给每一个孩子以交流、沟通和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使得教师不可能完全设计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更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儿童的言语、行为、动作、想法、活动的结果和会产生的问题,这就使得课程的实施过程具有了不确定性,上课成为富有创新性,包含着非预期性因素的教育进程。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更密切地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在新课程的充足空间和余地中教师开发教育资源,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进程甚至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活动,以使活动落到实处。

还是《我能行》一课,老师在“面对胆怯,愿意挑战”这一环节中,请学生站在当中的小台子上大声将“密诀”展示给大家,进行挑战大声发言的体验活动。不少学生都参与了挑战。这老师有意识地请一位一直没有举手,看起来文静秀气的小女孩上台一试。这个同学犹豫了片段,走上了前台。在老师的鼓励、支持下,终于说出了“我能行”三个字。在老师的又一次要求下,再一次大声地说了一遍“我能行”。面对她出色的表现,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给她掌声鼓励,课堂气氛温馨感人。可这时,富有经验的老师却发现有个男生不仅没有鼓掌,而且还满脸不屑!对这一突发的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老师没有担心影响听课效果而漠然视之。而是马上抓住这一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梳导。他走到小男孩的旁边,问他刚才是不是没有鼓掌,为什么?小男孩没有说话。老师又耐心地问,是不是觉得自己比她说得更好,所以不服气?男孩表示了肯定。老师说,那好,你比她说得好,你上去试试。这个同学兴奋地跑上去大声地说“我能行”!话音刚落,老师带头给他掌声,并连声称赞他是好样的!孩子脸上挂满了喜悦。这时,老师再次引导,你真勇敢,大胆挑战。那刚才那位同学也尽了力,勇敢地表现了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给她点鼓励呢?男孩心悦诚服地笑了。老师的教学机智不仅使没有影响所谓的教学效果,相反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舞台。通过师生的沟通与交往,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主题活动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完全不用讲解了。老师需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活动的方法,回答儿童的疑问、参与儿童的交流和评价,需要朗读和讲故事等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讲授依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活动方式。只是讲述应该尽可能在充分了解儿童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儿童理解水平和兴趣,并利用各种直观手段,使讲解生动、直观。这同样是取得活动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